①形態特征
王錦蛇的主要特征是頭部有“王”字樣的黑斑紋,故有“王蛇”之稱。其頭部、體背鱗緣為黑色,中央呈黃色,似油菜花樣,體前段具有30余條黃色的橫斜斑紋,到體后段逐漸消失。腹面為黃色,并伴有黑色斑紋。尾細長,全長可達2.5米以上。幼蛇與成蛇的色斑差別很大,頭上沒有“王,,字形斑紋,往往被誤認為是其他蛇種。王錦蛇身體呈圓筒形,體大者可達5?10千克以上。剛出殼的幼蛇體長在25?35厘米之間,個別大者可達35?45厘米,體色較淺,頭部無“王,,字形斑紋。從幼蛇的花紋及顏色上根本找不到成蛇的模樣。差別之大,令初養者很難相信這就是王錦蛇幼蛇,這種現象在眾多蛇類中也是十分少見的。
②生活習性
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,在平原的河邊、庫區及田野均有棲息。它動作敏捷,性情較兇狠,敢與毒蛇中的五步蛇、眼鏡蛇爭食。它爬行速度快,會攀緣上樹。它食性廣,主要以鼠類、蛙類、蛇類、鳥類及鳥蛋為主食,在食物短缺時甚至殘食同類。絕大多數王錦蛇膽大不怕人,即使有人在旁也不妨礙它吞食。王錦蛇食量較其他蛇類大。養殖此蛇時,即使投喂的餌料再充足,也要不定期地投放一定量的飼料蛇,如水蛇等,以滿足其食蛇“嗜好”,避免蛇與蛇之間的相互吞食現象。該蛇身上有一種奇臭味,手握蛇體后要用香味濃郁的香皂多洗幾次,方能將此臭味去掉。該蛇系產卵繁殖,每年的6?7月產卵,每次產8?15枚不等,孵化期為40?45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