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分為頭、軀干及尾三部分。頭與軀干之間為頸部, 界限不很明顯,軀干與尾部以泄殖腔孔為界。蛇沒有四 肢,全身被鱗片遮蓋,有保護膚體的作用。
頭部一般無毒蛇頭部呈圓錐狀,吻端細而后端 粗。但大多數的有毒蛇頭后部特別寬大,背面呈三角形, 這是有毒蛇和無毒蛇在外形上的最大區別。頭部兩側有 1對眼睛,覆蓋著一層透明膜,沒有上下眼瞼,眼睛不, 能閉合。蛇的視力很微弱,不能看見遠處的物體,只能 看清楚較近的物體。蛇的聽覺器官——耳朵的結構也很 簡單,只有內耳,沒有外耳及鼓膜結構,所以聽覺十分 遲鈍。眼的前方有1對鼻孔,是呼吸空氣的門戶,但不 是嗅覺的主要器官。有些毒蛇在眼和鼻孔之間還有1個 陷窩組織,又稱頰窩,它是熱位定位器,是調節蛇體溫 度的裝置。蛇的嘴巴可以張得很大,上、下頜能張開到 130°角,因此能將比它頭部大好幾倍的動物吞下。同時 在上、下頜骨和腭骨上,還生長著2排或4排尖細的實 心牙,有防御外敵侵襲和捕捉食物的作用。毒蛇除有實心牙外,還有1對或數對又長又粗的牙齒,長在上頜骨 的前端或后端。這種牙是毒牙,有的免竹狀,叫管牙; 有的如水溝狀,叫溝牙。
2. 軀干部蛇的軀干部呈長筒狀,有鱗片覆蓋。軀 體較粗的蛇,常常采取直線運動方式爬行。這類蛇的特 點是腺鱗與下方的組織之間較疏松,由于肋骨與腹鱗間 的肋皮肌有節奏的收縮,使寬大的腹鱗依次豎立于地面, 于是蛇體就能呈直線不停地向前運動。一般蛇類,軀干 上的背部鱗片較小,呈六角形或圓形,軀干后端的腹面 具有1條裂縫,即肛門。
3. 尾部肛門以后的部位為尾部。尾部自前端向后 端逐漸變小。雄蛇尾部粗而短,有1對交接器;雌蛇的 尾部驟然變細,這是雄蛇和雌蛇的主要區別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