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繁殖特性尖吻蝮是雌雄異體,體內受精的蛇類。幼蛇孵出后經過2?3年生長,便進人性成熟期。通常在每年春季和秋末冬初發情求偶。春季,在食物充足、營養豐富的條件下,出蟄的成蛇在15?25天內便開始交配。這時發情的雌蛇尾基部腺體分泌出奇臭物,雄蛇便借這股氣味追蹤雌蛇進行交配。交配時雌、雄體絞纏在一起,雙雙豎起頭部,交配歷時40?50分鐘。交配多在凌晨進行。通常1條雄蛇可與3?5條雌蛇進行交配。7?8月是尖吻蝮的產卵期,卵多產于洞穴中或濕潤的草叢中,年產卵量為11?29個,多的可達38個。卵與卵之間有黏液附著而形成卵團。剛產出的卵通常為橢圓形,呈淡乳酪色或具A色花紋,柔軟而堅軔。卵的長徑一般為40?45毫米,短徑為25毫米。產卵后雌蛇便盤伏在卵上,護著卵團,不食不動,直至卵孵化。在環境溫度24?28°C的條件下,約經過30天,幼蛇便破殼而出。
2.產卵與孵化在飼料充足、營養豐富的條件下,5月份養殖的種蛇,即可進行交配,6月便陸續產卵,7?8月達到產卵高峰期。產下的卵要及時收集并放人孵化器內進行孵化。孵化器可采用水泥池,也可以利用瓦缸、木箱,放置于陰涼處,底部鋪放6厘米厚的泥沙和雜草。泥沙濕度以手抓能成團,松手便散開為宜。雜草要求微濕。把泥沙和雜草做成盤狀窩,將卵放入窩內進行孵化。蛇產卵后有抱卵孵化的習性,采卵時應將種蛇抓捕人籠后再采卵。卵在孵化期間蛇室溫度要保持20?32°C,土壤溫度為18?30°C,空氣相對濕度50%?60%。約經30天幼蛇便破殼而出。仔蛇通常在夜間出殼。
3.仔蛇飼養剛孵出的仔蛇平均體重只有17?18克,個體小,捕食能力很差。因此,剛孵出的仔蛇宜單獨飼養,對剛孵化出來的幼蛇,還要滴注奶粉或雞蛋。經過一段時間撫育,待其具有較強的捕食能力之后,再放人蛇場內飼養。仔蛇通常是在蛇箱內進行撫育。蛇箱規格為長100厘米、寬60厘米、高60厘米,底層鋪放泥沙、草皮,箱口用鐵絲網編制的蓋罩住,防止仔蛇從箱口爬出逃逸。箱板正面嵌有一塊厚玻璃,用于觀察仔蛇的活動和攝食狀況。箱內溫度保持20?32T:,空氣相對濕度為50%以上。這段時期開始投喂蚯蚓、蠅蛆等。隨著仔蛇成長,逐漸投喂一些小的蛙類、昆蟲等,然后投喂幼小的泥鰍、黃鱔、老鼠等,同時供給干凈飲水。經過60天的撫育,仔蛇便可以放人飼養場飼養。

